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理论甘肃  >  智库建言

降低疫情影响财政金融政策要更有力

 2020/02/25/ 13:51 来源:学习时报 陈龙

降低疫情影响财政金融政策要更有力

  陈龙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采取更为有力的财政金融政策,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让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激发经济潜能,把制度和经济基础优势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激发经济潜能是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的必然之举

  从短期看,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经济固有矛盾,对经济运行带来明显影响。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给餐饮、旅游、交通运输以及零售业等服务业带来较大影响,而且因复工推迟、产业链条等因素给制造业等部门也带来影响。尤其需要防止因疫情影响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投资意愿和创新能力,并给消费带来不利影响。从中长期来看,需要警惕这次疫情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造成的潜在冲击。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必须高度警惕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经济固有矛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

  抵御疫情冲击,迫切需要把经济潜能激发出来,尽快使经济恢复到正常轨道上来。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优势,如雄厚物质技术基础、门类齐全的制造业、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等,这为经济保持长期向好的趋势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尽管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具有巨大的经济潜能和发展空间。例如,我国城镇化率为60.60%,城镇化的推进将产生巨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需求;虽然2019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实现历史性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人均资本存量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与经济发展需要和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相比,我国还有很大的基础设施投资空间;我国的制造业水平仍总体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具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等等。只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潜能激发出来,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我们就能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进而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全球竞争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因此,必须有力、迅速地实施更为有力有效的财政金融政策,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让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努力把我国的经济潜能充分激发出来。

  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需要解决三大问题

  疫情发生后,我国迅速出台了一系列的财政金融政策,对于缓解企业困难、保障人民群众生活、恢复生产等起到重要作用。进一步激发经济潜能,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需要解决三大问题。

  一是增强动力。一方面,最紧迫的任务是解决企业生存和有序恢复生产问题。通过政策支持,缓解企业困难,畅通经济社会循环。另一方面,要发挥好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提升人均资本存量和全要素增长率,激发经济发展的潜能,必然要以有效投资为动力源。扩大有效投资,需要优化投资环境,扩大投资空间,解决企业预期不稳、动力不足、资源约束等问题,扩大企业投资。与此同时,还要扩大政府有效投资,包括基础设施、重大基础科研攻关等领域的投资。

  二是提升效率。使资源向效率高的部门流动、配置,是解决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的重要途径。从当前来看,部分地区存在的“僵尸企业”和一些效率低下的城投类企业占有大量资源,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削弱了中长期经济增长动能。这不仅是导致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占比下降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地方国有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因素。同时,这些因素也是导致地方隐性债务的重要原因。

  三是提升全球竞争力。这次疫情也对增强我国全球竞争力带来影响。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参与全球分工,对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为了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迫切需要解决制约竞争力提升的问题。例如,我国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的最高边际税率较高,影响国外高端人才来华就业创业,不利于实施创新驱动。

  实施更为有力的财政金融政策,通过激发经济潜能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策。降低疫情影响,实施更为有力的财政金融政策,不仅要着眼当下,继续采取减税降费、提供财政资金和信贷支持等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解决生存问题,而且要着眼疫情结束后,经济的快速恢复和潜能激发。激发经济潜能、让经济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是当前最重要的市场预期,也是解决就业、民生等重要问题的根本之策。

  一是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减税降费、重大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鉴于中央财政仍有一定的债务空间,并且在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上强于地方政府,可以发行特别国债,围绕提升整体经济效率和事关民生的领域,加大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这不是传统的刺激经济的手段,而是用来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短板问题。另外,在项目建设和债务资金的使用上,应明确责任,避免债务转移给央企,增加其负债率。否则,就会产生较大的负面效应,拖累未来发展。

  二是完善对中小企业和特定区域、行业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解决企业的生存困难。采取财政贴息等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中小企业现金流问题。完善减免税费措施,降低其负担。

  三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定力,适度宽松,不宜力度太大。货币政策的着力点在于维持好流动性,保持一个宽松、审慎的金融环境,不能搞大水漫灌。

  四是全盘统筹,协调推进降低社会保险缴费率、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国资划转社保、社保征管体制。降低缴费率应与改革征管体制、统一征管同步推进,扩大征收面。同时,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国资划转社保等改革提速。

  五是降低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最高边际税率,调整税率级次,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个人所得税制。按照“增强税制竞争性、累进程度适中、提升税制效率”的原则,较大幅度降低最高边际税率,简化现行税率结构,适当拉大级距。

  六是将化解地方隐性债务与压缩城投类企业规模结合起来,为优质企业释放金融资源。以压缩市县城投类企业为重心,依据债务产生的性质以及各地资产资源状况,灵活选择资产出售、资产置换、股权转换、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消化存量债务。

  七是坚持过紧日子,压缩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源使用效益。压减各类政府资产购置方面的支出、项目支出中的低效支出和交叉重复支出。减少对产业和企业(这次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除外)的各类补贴支出,缩小各类政府设立的扶持基金的规模。增加保障性和发展性的社会性支出。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