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理论甘肃  >  智库建言

对甘肃文旅战“疫”工作的优化建议

 2020/02/26/ 09:13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孙云蕾

【甘肃文旅战“疫”对策】对甘肃文旅战“疫”工作的优化建议

  孙云蕾

  疫情期间,借助马蜂窝平台的大数据分析优势,对甘肃文旅产业局势进行深度解析,从线上化、智慧化和市场化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几点优化建议,以期助力甘肃文旅产业转“危”为“机”,实现复苏和振兴。

  提高甘肃文旅线上“云旅行”服务能力

  疫情期间,各类“云”终端连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正成为主流。在博物馆、美术馆、景区相继关停后,“云看展”“云讲座”“线上娱乐”“云景区”“云旅游”等线上阵地大放异彩。旅行者们从“种草”出行目的地,到制定消费决策,在线购买旅行服务的比例也在不断升高。甘肃省“云旅行”具有起步早、基底厚、发展好的先发优势,疫情期间,甘肃文旅线上“云旅行”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优化升级,为旅行者提供更为优质的线上体验,“云旅行”服务能力将成为疫情期间文旅产业创新增长的制胜关键。

  加大对线上媒体平台的资金倾斜和奖励补贴。疫情期间人们足不出户,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时间大大延长,建议甘肃省文旅厅可以基于时间红利借助互联网媒体渠道,打造优质文旅内容对线上用户进行持续“种草”,争取建立与用户的信任和依赖关系,等待疫情结束后用户需求的集中释放。甘肃省可将营销资金从线下向线上进行倾斜,对优质的宣传平台和营销活动进行针对性奖励,集中发力实现对线上用户的精准盘点和经营,以便在需求来临的时候集中变现。

  启动对线上甘肃内容众创的激励措施。疫情期间,发起“甘肃人讲甘肃”全民众创内容的激励计划,鼓励全省旅游从业者从“休眠”状态转化为线上“大V”,依托抖音、快手、马蜂窝、小红书等平台营造自身影响力,通过分享专业的甘肃文旅知识和旅游资源获得旅行者的青睐。

  旅游从业者是甘肃重要的线上专业内容生产者,为当地不断积累着“线上品牌资产”, 建议甘肃文旅在鼓励政策、补贴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调动旅游从业者的创作积极性,提振甘肃文旅复苏的信心,为甘肃文旅线上“云旅行”服务能力持续赋能。

  重视短视频“云旅行”,持续“种草”未出行旅客。面向疫情期间旅行者“宅”不住的内心世界,建议甘肃省文旅厅深化政府侧云旅行内容与在线旅游平台的共享共存,尤其是具有超强“种草”功能的短视频、直播、VR等云旅行载体,联合富于创造能力的相关从业人员,打造更符合疫情期间传播特点的内容服务生态,深化与旅行者的沟通链接,维护“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的文旅传播势能。

  开展甘肃文旅自媒体“双百”扶持提升活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导游、讲解员等线下从业人员通过线上传播平台成为“网红导游”“金牌指路人”,成为区域文旅宣传中不可或缺的“文旅名片”。建议甘肃文旅行业通过全省文旅系统对以甘肃文旅为特色的优质自媒体进行排名,选取100名单位账号、100名个人账号,聘请专家进行账号诊断、中远期规划和流量扶持,提高甘肃文旅品牌对外宣传合力。

  加速推动甘肃文旅智慧化升级的步伐

  “一部手机游甘肃”综合服务平台,以率先开启旅游智慧化的实践之路,成为全国智慧文旅的甘肃模式。疫情期间,甘肃智慧旅游平台更应全面建设并完善旅游数字化智慧服务,在推动行业复苏方面担当急先锋。

  建立甘肃大数据文旅指数,加强对全行业的政策指导。甘肃文旅大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精细化已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应进一步挖掘并发挥大数据的价值。为此,建议甘肃省文旅厅通过定期发布“甘肃省文旅快讯”“甘肃省文旅指数”等方式,综合分析全国和本省文旅指数的对比,以及各市州文旅市指数对比情况,对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指导和服务。

  提高各市州智慧旅游“软服务”能力,实现与游客的实时有效交互。除敦煌外,甘肃省多数市州智慧旅游发展仍比较滞后。疫情结束后,旅行者线上咨询和交互需求量将大量增加,各市州智慧旅游软性服务能力建设需要提质增效。建议省文旅厅依托行业领先的智能客服技术,在兼顾疫情资讯、通知发布的同时,对游客的各类咨询服务应保持在线畅通,构建人性化智慧化线上文旅公共服务体系。

  督促景区完善线上智能服务,打通与游客的交互窗口。随着甘肃全省生产恢复,建议甘肃省文旅厅在疫情过渡期,以官方名义支持省内景区在各OTA和媒体平台开通智慧化信息入口,督促景区完善线上智能服务,打通与游客的交互窗口。待旅游复苏后及时发布最权威、最官方的最新出行政策、实时游玩信息等情况,消除旅游重启后的信息不对称,为疫情结束后用户需求的集中释放做好充足准备。

  抓住甘肃文旅市场复苏后的新机遇

  根据马蜂窝大数据预测,在复苏期,文旅复苏的时间节点和重启次序上,首先快速反弹的应当是本地近场,周边游、自驾游潜藏更大的反弹动能。

  优先打造甘肃与周边省份跨区域的代表性短途小环线自驾线路。在西部大环线、“三区三州”大环线的基础上,甘肃应进一步跨区域推动如甘青、甘陕、甘蒙等跨区域的代表性短途小环线自驾线路。并通过旅游类垂直媒体、OTA等平台进行线路的宣发和产品的打造,吸引周边省份更广阔的客源。同时,可开展自驾、旅游达人先锋体验,以高质量的图文、视频等形式,形成更具传播价值的自驾游玩法指南,对潜在旅行者进行强势内容“种草”。

  推出OTA线上预售等拉动区域文旅消费新举措。以省级资金为引领,以省内文旅企业为依托,加大整合营销力度,提升甘肃文旅产品在OTA平台上的聚集度和关注度,形成营销闭环,从而带旺自助游市场。甘肃文旅行业应提前制定并预告一系列“疫后”官方旅游惠民政策,提前锁定客源地城市出游需求,如对医护人员和疫情中的优秀志愿者等群体实行免票激励、对学生和“夕阳红”等群体实行消费激励措施、对知名景区提前制定线上预购与低价促销、引入活动策划返场首秀等,拉动区域文旅消费。

  提振旅游消费者对甘肃旅游目的地的信心。甘肃文旅行业应全面宣传甘肃多地零发病,多数人文和自然景观等旅游目的地人口稀少的特点,尽快减少旅行者疫情后短期内的心理恐惧。同时,应引入新型消费业态、无接触式消费设备、新型消费体验等,提振消费者消费信心。

  借助品牌文创促进“二消”,提升文旅消费层级。在“禁足”期间,文创、农特产品等旅游周边产品的在线直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甘肃预防和治疗疫情的重要制剂也是今年战“疫”期间的网络爆款。甘肃文旅行业应持续深耕文创、农产品等的品类研发、质量把关、标准化包装、销售通路建设等,实现收入的长期有力补充。

  (作者系甘肃旅游智库专家、北京马蜂窝旅游网目的地研究院院长)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