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理论甘肃  >  大家讲坛

在抗疫中增强民族忧患意识

 2020/03/17/ 11:07 来源:光明日报 颜晓峰

在抗疫中增强民族忧患意识

  颜晓峰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品质,是防范化解各种风险的思维方式。“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国家治理的基本要求。今年以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充分表明了增强忧患意识是有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前提,是贯通疫情防控乃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的精神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疫情防控斗争中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这不仅是对执政党的要求,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品质的揭示。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我们才能够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才能够主动防范,从源头遏制疫情风险,全力救难,尽力减少疫情风险危害。

  ①

  忧患意识是对可能发生的祸害、灾难的忧虑和防备。未来有多种可能,包含不利的、有害的可能,对这种可能的预感、预测、预防,构成忧患意识的核心。考察各个民族、各种文化的历史,忧患意识是一种共同体意识。民族经历的灾难越多,文化反思的能力越强,忧患意识的基因也就越明显。安全需要是人类社会和每个个人的基本需要,忧患意识就是追求安全的思维活动。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长城实际上就是抵御外来掠夺的忧患意识的产物和标志。《诗经》中“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诗句饱含着忧患意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则是文学史上的“忧患名篇”。忧患意识深深植入民族精神之中。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面对强大的敌人和失败的危险,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磨难挫折中成长,以弱胜强、反败为胜,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不忘初心、终成气象。我们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面临的“四大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面临的“四种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忧患意识有着鲜明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增强忧患意识,要求坚持底线思维、防控重大风险、维护国家安全、进行伟大斗争,都是基于对前进道路上困难和挑战、矛盾和阻力的深刻洞察。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列举了8个方面16个具体风险,其中提到“像非典那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严密防范”。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既要高度警惕和防范自己所负责领域内的重大风险,也要密切关注全局性重大风险,第一时间提出意见和建议。这种忧患意识,既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又是培育和塑造民族精神的因素。

  在这场疫情防控斗争中,忧患意识鲜明体现在及时果断阻止疫情蔓延的重大决策上。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审时度势、综合研判,迅速作出部署,及时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了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1月22日,党中央果断要求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如果当断不断,必定反受其乱。忧患意识还鲜明体现在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上,从武汉到湖北,从华中到各地,打响了一场全覆盖、全方位、全民参战的抗疫人民战争,这是其他国家做不到的。忧患意识亦鲜明体现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掌控上。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中央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适时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减少、化解、弥补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冲击。

  ②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文明历史进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这一精神根深叶茂、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发展又被不断赋予新质。这一精神体现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更体现在抵御灾害的斗争中。改革开放以来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和这次抗疫所体现出的精神风貌,都是伟大民族精神在抗击灾害中的具体体现和生动证明。忧患意识作为民族精神的底蕴和成分,有机融入其中。忧患意识促进了疫情防控的创造精神。面对疫情对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严重威胁,疫情防控加速了确定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五大主攻方向的进展,加快了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作为国之重器的攻关等。忧患意识激励了疫情防控的奋斗精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武汉人民不畏艰险、顽强不屈,广大医务工作者日夜奋战,舍生忘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民族未来。忧患意识强化了疫情防控的团结精神。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截至2月23日,已有330多支医疗队、416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和湖北,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当前,经过艰苦努力,国内已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这是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忧患意识是以实事求是、科学理性、积极主动为思维内核的,这就保证了在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时的求实精神、科学精神、主体精神。忧患意识不是主观臆测,而是基于以往经验、事物规律、各种因素综合判断的结果,有其客观依据。2003年的非典疫情,使得我们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高度警惕。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评价道:“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这种反应速度和效率是对疫情危害正确判断的结果。忧患意识不是盲目应对,而是讲求科学、尊重规律、对症下药、综合施策。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要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大数据技术用于研判疫情形势,实现了精准防控。科学防控就能做到精准防控、分级分区分段防控。忧患意识不是悲观失望,而是积极努力、推动转变,化危为安、转危为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考的是国家治理的领导决策力、组织动员力、统筹协调力。这都要求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

  ③

  增强忧患意识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要熏陶。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带领人民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这次应对疫情重大风险,是增强全党和全民族忧患意识的磨刀石。增强忧患意识就要坚持底线思维,把战略的基点放在最坏的基础上来设想,不要因为估计不足而在危机发生时陷于被动,要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同时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次疫情防控从推出最严格举措到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正是运用底线思维的结果。增强忧患意识就要防控重大风险,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及时发现和果断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类矛盾和风险,防止发生各种各样的“蝴蝶效应”,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中外历史上,大疫大灾往往导致社会失序,社会失序又使抗疫抗灾雪上加霜。这次疫情防控,全国各地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依靠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大力支持、主动配合,坚决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和社会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经历的一次磨难,疫情防控是伟大民族精神的一次锤炼,也是增强民族忧患意识的一次契机。在这次应对疫情中,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短板。这就告诉我们,忧患意识必须继续强化,不能放松和放弃。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教训,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宁可千日无疫情,不可一日无防备。越是我们的短板漏洞弱项,就越是重大风险的触发点,越是防控风险的关键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中华民族的关键之战,这场斗争实践,为新时代增强民族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供了生动的教科书和历史启示录,也会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和成熟,继续在前进道路上战胜新的重大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作者:颜晓峰,系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