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理论甘肃  >  陇军之声

【智库建言】精准施策固强补弱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20/06/11/ 10:2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更加注重提高脱贫效果可持续性

柳 菁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着力健全完善稳定增收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才能确保脱贫高质量、不返贫。

  动态监管,对脱贫户进行长效管理。超前谋划,加强脱贫后的长效管理,建立全省贫困户信息系统,全面掌握全省贫困户的情况,加强预警分析和研判,及时掌握返贫情况。对脱贫对象实行定向跟踪、相关数据及时录入监管系统,重点对上一年度,人均收入刚过脱贫线标准的脱贫户和对“三保障”出现问题的脱贫户进行监管,确保这些脱贫群众遇到可能导致返贫的重大家庭变故时能及时得到帮扶。对于确认返贫的家庭,及时纳入扶贫对象,参照初次脱贫的办法,继续给予帮扶,直至重新脱贫。乡村干部和各级对口扶贫单位干部对脱贫户要定期跟踪回访,及时掌握脱贫户的基本情况和经济状况。

  持续落实产业扶贫政策,加大产业发展力度。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脱贫的主要依托,更是防范脱贫人口返贫的根本途径。一要持续落实产业扶贫政策,促进产业扶贫发展。引进更多带动性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深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实施合作社带头人“万人培训计划”,提升合作社带贫能力。继续办好扶贫车间,堵死返贫通道。二要加大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加产业扶贫资金的比例。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设施建设等涉农资金,加大对重点村庄和重点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到户产业扶持资金监管,确保精准规范使用,不断提升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不断优化产业扶贫的融资平台,各县市区可依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贷款贴息规模,引导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投放,放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效应。

  创新帮扶举措,完善兜底保障政策。针对可能返贫的各种因素,创新帮扶举措、构筑保障体系,用周密的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保险救助等方式,实行精准兜底。一是医疗兜底。加强健康扶贫,对病人、残疾人单独设立救济保障体系。注重分类救治、提升效果,整合政策资源、推行健康扶贫“一站式”服务,让贫困户既能受益、又能省心。二是教育兜底。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减轻家庭负担。大力开展“功能型”“造血型”扶贫,避免脱贫户因学返贫,实施贫困地区学生精准资助,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为县(区)内就读的学前、小学、初中、高中、中职五个学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发放生活补助金,免除贫困高中生学杂费、教科书费,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费,对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进行专项资助,切实减轻脱贫户家庭教育负担。三是保险兜底。加大农业保险保障范围和水平,打破因灾返贫怪圈。应尽快提升农业保险的保障范围和水平,加大农业保障推广力度,提高保险标准,科学制定理赔程序,真正发挥农业保险的积极作用。明确农业保险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性的公益性质,加快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农业保险制度,提高保险公司及广大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激发内在动力,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智随志走、志以智强,实施“志智双扶”,才能激发活力,形成合力,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一要激励贫困群众立志气,帮助贫困群众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自立自强,唤起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斗志和决心。要帮助贫困群众强底气。舍得投入资金,积极为困难群众搭台清障,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坚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二要通过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充分了解贫困群众所思所盼、所需所求,本着“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贫困户的实际需求,量身订制、量体裁衣,真正发挥培训立竿见影的功效。在培训过程中,既要注重“引进来”,也要组织贫困户“走出去”,让贫困户在产业发展实践中长见识、长本领。

  作者系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专题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