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理论甘肃  >  评论  >  兰山论语

树立长远思维 抓实扶贫产业

 2020/11/13/ 09:5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段官敬

【兰山论语】

树立长远思维 抓实扶贫产业

  段官敬

  产业扶贫是最有效、最根本的扶贫之道,也是立足增强“造血功能”,确保贫困群众持久致富的“摇钱树”。从帮助群众增收到巩固脱贫成果,从推动乡村振兴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扶贫产业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带动作用,形成辐射效应和联动效能。

  当前,很多地方正在大力推进产业扶贫。但实际工作中,个别地方抓扶贫产业,缺乏长远的考虑,存在一定的短视现象,影响了扶贫产业的健康发展。比如,有的地方不考虑实际情况,跟风打造网络销售平台,盲目与电商企业等合作,结果投入的成本和资源,甚至远远超过了卖货的收入;再如,有的地方强制要求机关单位、党员干部消费扶贫产品,以摊派、兜售、下指标等各种方式,确保扶贫产品销售市场;又如,有的地方同质化竞争严重,造成扶贫产业内卷化、低效益,导致扶贫产业前景不宽、后劲不足,等等。

  产业扶贫是一条脱贫长远之路,抓好扶贫产业同样也得走长远之路。忽视地方客观实际,盲目跟风、拔苗助长,都不是发展扶贫产业的正确打开方式。虽然扶贫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具有政策扶持性、群众共享性、利益普惠性,但从本质上讲,扶贫产业同样是市场经济主体的组成部分,扶贫产业能否持久、长远发展,关键还要看能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激烈竞争中经得起市场检验。所以,确保扶贫产业行稳致远,还须靠扶贫产业的内生动力、产品质量、服务水平、运营能力、市场竞争等综合素养。因此,不管是为扶贫产业造势,还是强制摊派消费,抑或大上快上项目,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推动扶贫产业扎稳根基、茁壮成长,使之真正成为群众增收的“聚宝盆”,就可能浪费资源、甚至变为损害民利的“绊脚石”。

  推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都离不开有效益、有竞争力的扶贫产业支撑。扶贫产业只有真正发展起来,才能成为贫困地区持续发展的“动力源”。为此,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必须回归市场理念和竞争精神,要在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充分激发扶贫产业的内生活力,积极创新经营、销售、管理、服务等理念,使之真正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意愿,才能在市场经济的轨道上健康成长。时下,一些扶贫产业发展缺乏长远思维,与个别地方领导干部的观念落后、缺乏担当、作风浮躁不无关系。如果对扶贫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不愿去应对、不能去破解,只图用“保护主义”的手段为扶贫产业打造“安全地带”,实际上只会把扶贫产业变成“温室里的花朵”,最终会在市场竞争的浪潮中被淘汰。

  凡事贵在有恒。扶贫产业的发展,不会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必须久久为功、循序渐进。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要多些“功成不必在我”的铺垫意识,多些“功成必定有我”的添砖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脚踏实地、凝心聚力,出真招、下实功,抓细抓好扶贫产业。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