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理论甘肃  >  大家讲坛

要把政治话语学术语言转化为老百姓话语

 2021/07/07/ 17:19 来源:新华网

要把政治话语学术语言转化为老百姓话语

  谈谈理论传播的大众化通俗化问题

  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

  徐 蓉

  党的创新理论目前最急切要解决传播的通俗化大众化问题。而对于普通群众来说,理论传播的政治话语、学术话语意味较浓,亟需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能接受的话语。理论传播的主要问题有:

  1.理论教育本本化,进课堂进教材进社区难以进头脑。当前,理论教育都是采用高度凝练规范的政治文本和讲话精神,难以被青年学生、基层群众接受和认同。有些思政课老师缺乏调查研究,没有学懂弄通理论,讲课时局限于报告和讲话本本,不敢与时代实践紧密结合,没有与群众熟悉的生活经验结合,不会用青年学生和基层群众熟悉的故事和话语讲理论,难以激发青年学生、基层群众的心理共鸣,难以入脑入心。

  2.理论研究精英化,人民群众听不懂不接受。长期以来,我们的理论研究阐释习惯用西方话语体系,习惯用精英话术逻辑推理,生涩难懂不接地气。理论研究阐释没有转换为老百姓熟悉的日常话语,没有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没有回答群众关心的问题,没有旗帜鲜明地解答网络上各种舆情事件背后深层次原因。所以人民群众对理论难以听懂、不容易接受。

  3.理论传播孤岛化,难以抵达人民群众心里。商业互联网平台可根据用户的点击喜好,构建算法进行精准推送内容,使广大群众被分众、圈层化的信息茧房包裹而不自知,形成信息孤岛。商业互联网平台多从市场利益考虑,在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方面不积极、不主动,很难破除信息茧房抵达人民群众心里。理论传播难以打通最后一公里,准确生动抵达广大基层群众心中,产生了“上热中温下凉”的现象。

  在理论传播上,总书记有一句话讲得特别好:我们现在就需要像艾思奇那样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讲好的人才,我们要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大众化、通俗化。所以,当前理论传播上,我们要把理论转换成老百姓耳熟能详、能接受的故事和日常话语,真正让理论成为老百姓喜欢的精神食粮。具体可做好几个方面:

  1.把理论用生动形象的故事讲给老百姓听。比如说,策划制作一批网民喜闻乐见的网文、音频、视频、动漫、H5等互联产品,不断提高网上理论宣传的感染力和传播力。

  《选择》第一集穿越时空的对话:

  记者提问青年毛泽东

  您怎么就知道能干成?

  《选择》第四集穿越时空的对话:

  万里为什么选择“包产到户”

  要找准思想理论教育和网民兴趣共鸣点,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把理论转化为网民喜欢的故事、小视频、数据新闻等。再比如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通过中西方国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政策、感染人数、治愈率等互联网数据对比,鲜明地比较中国西方制度的优劣,我们就能讲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科学理论真谛。其次要做好故事化转换,善于化抽象为具体,用生动案例、鲜活故事来“翻译”理论、“解释”时政,以事说理、以小见大,让群众听故事、谈体会、悟道理。

  2.把理论用年轻人喜欢的文艺节目讲出来。党的创新理论,如果用年轻人喜欢的文艺节目把它讲出来,更容易被接受,更容易入脑入心。比如,湖南卫视最近与新华社全媒体编辑中心联合出品的综艺节目《28岁的你》,就是把百年党史与综艺结合,聚焦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彭湃、向警予、赵一曼等伟人在28岁这个时间节点,为何选择共产主义理想,为民族独立、百姓生活幸福而奋斗的故事,通过互联网设置议题引导年轻人穿越时空体验、参与评论,激发了青年人强烈共鸣。

  视频:《田仔骂田公》

  28岁的毛泽东带领弟弟妹妹,燃烧青春追寻信仰,去寻找新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

  3.把理论用百姓沾泥土冒热气的话讲出来。老百姓最关心理论是否管用。要把理论传播与老百姓关注的民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比如把党中央的惠民利民政策用百姓的话讲透,让百姓感觉对生活有盼头、有奔头,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把政治文本和学术话语和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促进理论“入乡随俗”,结合群众的生活实际,让理论沾泥土、冒热气,每个人都听得懂、愿意听。就像当年党领导红军在井冈山用歌谣传播党的初心使命和具体的土地革命等政策一样,把书面语转化成百姓的大白话。老百姓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从此党与百姓亲如一家人,红军与百姓军民鱼水深情,党的事业得到巨大发展。

  4.把理论用专家与群众互动结合的方式讲出来。讲理论要突出专家和百姓的互动结合,既需要专家队伍把理论讲准讲深讲透,也需要百姓把身边故事讲新讲活讲实。比如说,鼓励专家走近百姓身边,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庭院、城乡广场与百姓进行聊天、互动式答疑,汲取理论的生动素材,让理论政策与百姓需求有效对接,增强理论话语的亲和力。如河南日报理论版最近推出的《粮食大省与责任担当》系列文章就是采取“记者+专家”形式到田间地头去调研,去抓“活鱼”,写出了“带露珠”“冒热气”的理论文章。再比如说,利用互联网传播理论,要让老百姓生动鲜活故事上网,同时,要让专家解读故事背后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这种结合可在网上网下互动传播,吸引网民参与,在互动中引起共鸣、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专家“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