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理论甘肃  >  大家讲坛

工匠精神的中国语境

 2021/09/08/ 11:55 来源:光明日报 彭新武

工匠精神的中国语境

  中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当务之急的一方面是把更多的创新、资金转向实体,走出一条更多依靠人力资本集约投入、科技创新拉动的发展路径。而从根本上讲,中国制造业要真正实现转型升级,离不开一丝不苟、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支撑。故而,工匠精神的重塑是一个事关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大问题。

  一

  工匠精神近年来成为一大热词。究其因,从个体层面看,乃是由于当今消费者需求的提升和个性化趋势,促使企业生产日益转向“需求中心”,从而对生产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从国家层面来看,当代工匠精神的勃兴,则与当前制造业的转型密切关联。中国的改革开放适逢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以庞大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生产资源,以及相关投资利好政策,吸引了大批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并成为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

  然而,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在全球制造业的价值链体系中,“中国制造”始终处于比较低端的位置,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关键技术自给率相对较低,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同时,由于资源利用率偏低和环境污染严重,人均劳动生产率偏低,产品附加值低,使不少企业的利润已经变得“比刀片还薄”,致使不少制造企业转向价格战,最终陷入恶性竞争。如今,中国制造业赖以发展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弱化:一方面,面临发达国家“高端回流”的挤压;另一方面,还受到新兴经济体的“中低端分流”的挑战,比如,越南、泰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低端制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中国制造”面临着被替代的竞争压力。

  就在中国制造业遭遇困境之际,随着虚拟经济的唱响,大量资金“脱实向虚”,使得实体经济普遍感受到经营困难,“中国制造”由此逐步陷入一种深层的窘境。正是在这种情势下,中国制造业终被重新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各国需要加强合作、互学互鉴,共同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指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而中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当务之急,一方面,需要去除浮躁的心理,把更多的创新力量、资金转向实体,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即摒弃以往过度依赖消耗资源能源、不珍惜环境的高强度投入的增长方式,转变为更多依靠人力资本集约投入、科技创新拉动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乃是打造出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明。

  其中,至为关键的莫过于技术和精神两个层面。由于在技术和精神之间,无论技术多么优秀,都很容易被模仿和超越,而其背后的精神则是很难被模仿和超越的,因而,精神相对于技术而言,显得更为重要。纵观世界制造强国,无论是“日本制造”还是“德国制造”,其强大莫不与工匠精神密切相关。显然,中国要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真正缺乏的不是钱和技术,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谦虚进取、克己奉公、忍耐执着、一丝不苟、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二

  历史地看,古代中国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曾有过诸多精微的阐释,如《诗经》所描述的工匠在制作玉器、象牙、骨器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仔细、认真与执着;墨家及其弟子所提倡的“强力而行”的敬业精神;如《考工记》所倡导的“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的“臻达极致”的技术追求;“庖丁解牛”所表达的“道技合一”的工作境界,等等。然而,自进入大工业时代以来,中国传统分散化的手工生产方式迅速衰落,传统工匠日渐沦为社会的边缘甚至成为机器的附庸;产品以标准化、单一化的形式存在,缺乏独特性、人情味,缺乏个性、亲切感;技术甚至发展为压制、支配与统治人类和社会的外部力量,等等。虽然不能说工匠精神消失了,但在机器化和标准化社会生产条件下,它确实被削弱和忽略了。而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领域,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导致急功近利现象的出现,并延伸出“重眼前,轻长远”的工作思维,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和战略投资意识,能静下来精心研发、打磨产品的人越来越少。

  工匠精神深深根植于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要让工匠精神真正落地生根,全社会应形成一种认同和共识,塑造出尊重劳动、弘扬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工匠精神在当下中国的倡导,仍然面临一些现实挑战,需要我们积极应对。从现实来看,传统“重道轻器”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体力劳动仍然存在着被贬抑的现象,劳动者缺乏发言权、缺乏工作尊严,等等。在如此环境下,仅仅依靠一些个体坚守工匠精神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国家必须凝聚社会共识,深入贯彻“职业无贵贱”的观念意识,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氛围,积极引导劳动者摒弃功利主义意识。

  三

  工匠精神的塑造需要宣传教育和市场引导,它更加需要一整套有效的制度来作保障。

  就当下中国而言,重要的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方面,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使企业家回归初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提供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必须通过计划、产业政策、发展战略以及各种经济手段引导市场机制的运行方向,做到“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的良好结合。

  政府应创造一个保障公平、自由、竞争的制度环境,营造一种使企业和员工各司其职、各安其分的社会环境,规范市场运行的监督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产品和服务供应的问责机制,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淘汰。此外,还需要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提高工匠群体的社会地位,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为人才自由流动创造条件,等等。

  从根本上讲,工匠精神的塑造依赖国民素质的提高与国民教育的改善,最终目标则指向劳动者生存权利的保障和做人尊严的维护。而国民的高素质与教育的高水平密切关联。在教育理念上,要着力改变重知识传输、轻技能培养,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在教育机制上,要建立起高效的、市场化的精英型工程师和高技能产业工人培养体系;在学科专业培养上,要改变财经等文科专业过热、“逃离工科”现象愈演愈烈和实用性人才匮乏的现状,等等。

  进一步讲,重视教育并不仅是为了提升产品质量与职业技能,更是为了使劳动者成为具有真正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自由个体。因而,工匠精神指向一种自觉能动、自由自主、富有创新力和创造力的劳动。为此,我们不仅应打破那种将人作为手段的“异化”工作模式,更应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来享受生活的愉悦与满足。正如马克思所言:“正是创造活动,使劳动者在劳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感觉到个人的乐趣。”追求独立人格、尊严和个体价值,在当今工匠精神的塑造中,应成为一种自觉的理性诉求。(作者:彭新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我国古代治国理念研究”〔18JZD023〕阶段性成果)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