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理论甘肃  >  陇军之声

【理论】积极盘活存量 精准引入增量

 2022/05/11/ 11:53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彭玉琴

积极盘活存量 精准引入增量

  彭玉琴

  以产业链思维和产业环节定位为导向抢抓政策机遇,融入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等产业链,东向、南下、西向盘活存量、引入增量,为我省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创造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发展“成绩单”。现阶段,我省更是处于“一带一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政策利好的交汇叠加期,发展前景广阔,机遇极为难得。因此,更应科学、精准抢抓发展战略机遇,立足省情实际,以产业链思维和产业环节定位为根本着力点,推动优势资源支柱产业及其环节对接市场供求以盘活存量,以创新和开拓市场空间引入增量,为甘肃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从区域经济联系的现状来看,我省具备以产业东向和南下盘活存量的相对优势。就东向看,我省应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充分利用黄河流域甘肃段的战略地位,将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着力发展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以循环农业、现代农业为主导,以特色农业资源为内核,做强农业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和一部分中游环节;以文化旅游联盟形式,以黄河文化为主线,与其他沿黄8省份合作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共同开发跨省精品旅游线路,合作打造黄河数字文旅平台。以精细分工、合作发展的理念将发展资本和资源向环节、平台集中,依托资源优势,专业化、功能化定位盘活传统产业存量。

  就南下看,我省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带来的区位优势,依托自然资源禀赋,进一步强化特色农业发展规模和品质,与新通道上的其他地区共建农产品大数据平台,为农产品质量的预警、溯源,农产品市场的预测等提供科学依据。紧抓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参与西部地区新材料产业链,牢牢把握绿色原材料供给环节,为新材料产品提供高质量源头。

  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盘活存量,更要引入增量。“一带一路”建设是甘肃发展的最大机遇,从经济结构的互补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近性出发,甘肃应加大一产、二产和三产产品西向“走出去”的步伐,将已有的过剩产能与库存尽快化解。同时,利用好甘肃是大部分省份产品西向的重要通道,加大物流集散、产品包装等设施建设力度,为其他省份化解过剩产能与库存提供条件。此外,我省也要着眼产业链终端市场规模,确定中上游环节需要确保的原材料和产品生产规模,在省域内进行基础设施布局。对省域内不能承载的供给规模,可积极与中亚国家合作,借助“一带一路”的政策红利,引入沿线国家的土地等资源增量,充分发挥我省在农业、新材料等产业链上的优势。

  引入增量不可贪大求全,贵在精准,必须客观、全面评估我省发展效率。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从产业层面看,尽管我省数字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但发展结构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当前投入冗余和潜在关注不足、数字设施与数字产业不匹配等问题,对现有数字基础的利用效率极高,但受制于投入有限,目前,根据数字产业的发展需要,我省正在着力打造与之匹配的数字环境。可以看出,立足甘肃发展效率实际,精准对标我省经济发展需要引入增量是当务之急。

  要加大对甘肃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生态高地的区位条件和区域资源禀赋决定了我省能够发展的产业受限,在可以发展的产业中基本处于产业链的中游或者下游环节,较低的附加值和利润率使之难以成为市场和金融青睐的对象。但是,我省的产业发展选择对西北地区生态系统而言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整个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障甘肃在我国产业发展布局中具有一席之地,西北地区生态系统价值辐射区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国家加大对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等产业的中央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和政策性银行的定向支持。

  要加大对我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长期以来,基础设施水平是制约甘肃发展的短板之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基础设施。鉴于甘肃财力、物力实际,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从传统基础设施看,布局和在建的高铁在甘肃境内不仅是建成的问题,还需要切实考虑提速的问题,以较快的速度将兰州与乌鲁木齐对接,能够大幅提升甘肃西向的人流、物流效率;加大高速公路建设力度,争取专项支持,健全陇东南地区的高速公路网,提升市州之间的通达度,提升出行效率,为更高质量的区域经济交流奠定基础。

  要加大对我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现阶段,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业态、新方向,而发展数字经济需要坚实的新型基础设施作保障,尽管我省已经对现有数字基础设施加以科学改造,进行高效利用,但仍难以支撑数字产业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基于数字产业发展的潜在需要,我省正在建设数字环境,但是有限的财力使我省的数字环境建设并不能满足数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长远角度来看,我省必须积极抢抓这一发展机遇,争取国家支持,大力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数字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专题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