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理论甘肃  >  国内要论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传统文化智慧

 2023/08/09/ 09:38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逸群

  李逸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和智慧。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提炼出来,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通、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浑厚的历史温度中,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在炽热的现实热度中,中华文化的感染力依然凝聚着力量;在鲜明的未来刻度上,传统文化的精神薪火相传。

  一、历史与现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心意蕴

  (一)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哲学微言大义、反映时代。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的灵魂。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的原创时期,春秋战国产生了“诸子百家”,各类学说促进了学术的繁荣,不同学派的观点各有千秋。秦汉时期,中国哲学逐渐从多元走向一元,儒学获得官方正统地位,奠定了此后中国封建社会儒家统治思想地位的基础。魏晋时期,玄学逐渐兴起。隋唐时期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并立的局面,宋、元、明至清代中叶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峰期,特别是宋明时期,宋明理学兼容并蓄儒释道,有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为道德、价值、精神安顿、安身立命等提供了智慧创造。中国哲学自清初进入转折期,晚清后逐渐进入近代哲学。中国哲学有独特的精神特质和精神传统,从天人合一、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知行合一、阴阳相生、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体自然观、思维方式、实践精神、辩证法传统、人文精神、和谐理念等内涵。同时,中国各派哲学家的价值学说,有各自的价值体系。例如,儒家注重内在价值,以道德为最高价值;墨家重利贵义,以人民公利为唯一价值标准;法家崇尚实力、竞争,价值标准为统治者利益……诸多学派之间互相论争、影响,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断发展变化。中国传统哲学是精神世界的集中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影响。

  (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坚守历史文化根基,古籍里的智慧是文化沃土。陆游《病起书怀》中“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报国情怀;于谦《咏煤炭》中“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敬民、爱民;《论语》中“政者,正也”的为政、立德;刘安《淮南子·主术训》中“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修身、精心;《尚书·周书·周官》中“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笃行、劝学;年富《官箴》刻石上“公生明,廉生威”的克己奉公……华章佳句中体现着中国价值、蕴含着精神力量、提供着文化养分。古诗文经典融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血脉中,其中蕴涵的思想和理念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诸多领域的思考和阐述,具有永不褪色的价值。

  我们要用科学态度对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关系不能只是简单“拒绝”或“合并”、简单“相加”或“相减”。虽然二者的思维表达方式不同,但依然有着可以结合的内容与范围,要通过观照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把握结合的维度和限度。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首先,要科学辨别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要批判和克服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而不是简单复古,要摒弃不适应时代的落后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生动实践,要吸收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因素,继承和创新思想精粹,学习和借鉴优秀文明成果。其次,传承与创新都需要时间的积淀和积累。要想真正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到当代社会生活之中,就必须进行有效地挖掘、整理、整合工作,并将其转化为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内容。最后,要融通传统与现代。当代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底蕴和文化养分培育了共同的价值与理想。传统与现代并非水火不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依然在唤回那共同的情感与精神,激活、放大传统智慧的力量。例如,古迹遗址、文化产品、文艺宣传等方面都是一些具体实践路径。首先,辽阔的中国大地上许多古迹遗址是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同时,独具特色的创意艺术区也提供了文化宣传的思路。其次,对于文化产品来说,其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都很重要,既不能脱离市场、故作“清高”,又需要有宣传教育功能。比如,故宫的折扇、手机壳、口红等各类文创产品既别致又高质量,加之生动的线上宣传,深受各年龄段人群的喜爱。最后,文艺宣传方面,在文艺工作者们辛勤创作下,出产了许多展现传统文化意蕴的有格局、有意义、有品位的作品。

  二、继承与创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遭遇挫折而奋发奋起、凤凰涅槃,关键在于中华文化发挥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社会精神独立的不竭源泉,整体性思维、和而不同的和谐价值观、日新方法论等都可从历史脉络中发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讲话、著作等中,经常运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不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和永葆生机的源泉,对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我们今天学习借鉴的宝贵遗产,蕴藏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

  (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赤诚情怀

  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主张重民,传统民本思想蕴含丰富的为政智慧。“民者,君之本也”“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德莫高于爱民”等都彰显着民本底蕴。

  “心无百姓莫为官”,关注民众、关心民生的思想延续至今。在“敬民”的话语坐标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群众实实在在谋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始终密切联系群众,接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在群众之中而不凌驾于群众之上。第一,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民心与执政相辅相成,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百姓之心为心”。“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言语上的为民服务、文件中的民生关怀要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倾心为民,将民生至上的价值追求化为行动,做到去民之患、解民之忧,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第二,手握公权,就要为民办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群众利益无小事,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担起解决国计民生的责任。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来自于一件件“小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抓实重大现实关切,办事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以务实风格和实干精神真正做到“一枝一叶总关情”。第三,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并不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尤为重要。要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落在实处,真正关切人民的所愿所向,真正造福人民。

  (二)“旧邦新命,其命维新”的革新思想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不日新者必日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强调了不断创新的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离不开创新驱动力。创新是新发展理念的首位和核心,科技、文化、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体系的支撑。形势变化产生新情况、新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繁重复杂,利益主体纷起、思想观念丛生,我们的发展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过去有效的不一定现在有效,要应势而动,在新的“赶考”中保持创新敏感,赢得主动权,才能回答好时代考题。攻坚克难离不开历史,但也不能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固步自封,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必须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否则便只能画地为牢、坐以待毙。只有把握创新规律才能追赶上时代潮流,才能不断走在时代前列。同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推进改革进行创新实践不能瞎子摸象、纸上谈兵,要讲究方法,必须洞悉潮流、研判趋势,在全面分析世情、国情中开创新的手段、作出科学选择。

  (三)“道私者乱,道法者治”的法治思想

  “法者,治之端也”“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令既行,纪律自正”等具有丰富的法治思想。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符合国情、以人为本,有利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将各项事业纳入正确轨道。依法治国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传统文化为依法治国提供了资源和经验支撑,依法治国发扬、传承、提升、创新了传统文化中法文化的精华。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渗透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没有法律的约束,就没有把握界限的依据。从古到今治国理政中都有法治的元素,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法治”的内容、条款以及在国家治理中的比重,在不断的继承发展、与时俱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的底气更足、衔接更顺畅、推进更有效、监督更有力。

  (四)“廉不言贫,勤不道苦”的廉政思想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公生明,廉生威”“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禁微则易,救末者难”等体现了匡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廉政思想。

  回顾风雨历程,我们走过毁家纾难的苦日子,迎来了和平发展;走过红米饭南瓜汤的穷日子,迎来经济腾飞;走过筚路蓝缕的创业岁月,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然而,“成由勤俭破由奢”,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始终保持,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伟大事业的进程中的成就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党治党措施和不断强化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的过程。而党的建设是持续推进的不间断过程,尤其随着党组织的不断增加和党员队伍的不断扩展壮大,管党治党更需持之以恒。新形势下,挑战与机遇并存,全面从严治党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确保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需要全面从严治党的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是抓抓停停、一劳永逸的,否则“歇歇脚”不正之风又会卷土重来,要从根本上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需建立长效制度机制,立足于顶层设计;健全教育引导机制,提升干部自我约束能力;健全监督机制,创造他力约束条件;健全权力运行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尤其,领导干部要保持当心修养和为政之德,要破除“官本位”思想,一心为民;避免理想滑坡、信仰动摇,谨慎用权。一个细节便是一次作风的微展现,一张对人民群众事务的冷脸、一次不太奢华的吃请、一次金额不大的受贿等都是作风问题。从细节入手、从基层抓起作风建设,真正做到惠民、利民、爱民。不能追求作风建设一蹴而就,要明确这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只有不断改进作风建设,才能培育出廉洁奉公、工作能力强的干部队伍。

  (五)“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价值观涵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淀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精忠报国、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刚健有为、民惟邦本、仁者爱人等诸多理念和思考至今不褪色,要推陈出新,用深厚沃土古为今用。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固有根本,不仅对于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有益,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支持和价值源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同时,也要树立文化自信,涵养民族独立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孕育文化自信,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润物细无声”般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历史悠久、文明广博、血脉相承是中国文化的底气与魅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引领中华文化发展。这是不断前进的,是提供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也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支撑,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强国的保证。“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中华民族历经波澜万千的岁月生生不息、延续至今,文化基因是追梦之路上的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共有的精神家园成就着薪火相传。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源泉百科全书式的存在,文化自信才有了广阔而深厚的历史支撑。

  (六)“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生态智慧

  “天人协调”“天人合一”“天地者,生之本也”“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道法自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等生态智慧体现着尊重自然、敬重生命的价值理念。

  “天地人和”的和合自然观滋养出中国人对大自然、对万物生命的珍视;“天人合一”“与天地参”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命题,显示出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价值追求;“道法自然”“道常无为”的道家思想更是提醒人们要因势利地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众生平等”“大慈大悲”的佛教思想反对滥杀滥伐,维护生命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人与自然是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用破坏环境的方式来谋求进步和发展无异于“竭泽而渔”,要在发展中兼顾自然环境,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低碳。我们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西方老路,摈弃工具自然观,既要稳住经济发展,又要守护生态环境,不搞破坏性发展。要把握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先导促进人们生产发展的现实转向,加快供给侧结构性绿色变革,形成绿色产业链。践行绿色生产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是为了更好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三、民族与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动力

  “世界大同”“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追求情系天下、心系苍生,展现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高远境界。“计利当计天下利”,中国将“天下情怀”变为“世界情怀”,主张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共同进步,兼顾惠本国与利天下。中国倡导并身体力行的义利观不是从个别国家的利益出发,而是从整个世界的利益出发展开繁荣互利的国际关系图景。深度融入世界体系既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视野的表现,也是中国发展的机遇所在。新时代既要推动自身发展,也要坚持胸怀天下,使中国发展融入世界发展、带动世界发展。在高度融入世界体系和现代格局时,要坚持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兼顾人民幸福与人类解放,实现不同文明样态之间的协商对话,积极寻求对话和弥合分歧,不损人利己、以邻为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倡导的共同价值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状态下的共同价值,是各国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下的共同价值,是不干涉他国内政、不扼杀文明多样性下的共同价值。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新型国际关系的理解超出了传统民族国家理念下对本国利益的关照,而是将国际社会视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这种国家关系以维护本国的利益作为落脚点,同时合理兼顾他国利益和关切,实现合作共赢,做到平等相待、互商互谅。中国始终致力于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尊重多样性、差异性,符合世界人民共同期待,为人类文明和谐共存提供思路。

  “和而不同”“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包容和谐思维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文明之间不仅是平等的,更是多样的,坚决抵制以保护各文明平等为由而推行“普世价值”的行为。不同文明要平等相待,没有优劣之分。要激活、放大传统智慧的力量,从而使中华民族在现代化浪潮中保持定力、站稳脚跟。以“文明冲突论”和“普世价值观”来抹杀和遏制文明多样性的行为是违背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的,在当今开放互联的世界也是走不通的。以“西方文明优越论”破坏其他文明发展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更是不可取的。只有保持文明的多样性,彼此相互尊重理解,世界才能丰富多彩,“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文明冲突和文明优越,助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书写文明华章。中国以积极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推动平等共赢关系的构建,开拓了平等的发展方式,推动多元共存、共生共荣的发展模式,不是封闭排他、国强必霸,而是基于宽广的国际视野开放包容,反对霸权思维。要坚持以沟通协商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建立对话协商、共建共享的机制,谋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保护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向度。(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