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经济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
毛锦凰
近年来,中国的数字技术创新迭代迅速,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国内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壮大,在GDP中的占比稳步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数字化的浪潮下,数字经济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必然选择。我们要推动县域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
数字经济赋能县域协同,实现联动发展。打造县域协同数字平台,夯实产业联动根基。依托区块链、云计算等前沿数字技术,搭建县域产业协同数字平台,精准整合、实时更新各区县的产业规划、项目招商信息、产能供需动态,让县域间的企业、政府部门及时掌握关键资讯;深挖县域特色资源,借助数字平台推动相邻县域开展跨区域合作。破除县域壁垒,接轨中心城市数字红利。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连接效能,打破县域与周边地级市、省会城市的信息“孤岛”,搭建“飞地园区”数字化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园区产业适配度,靠物联网实时监控园区建设、运营细节,借人工智能优化招商策略、企业服务流程,高效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与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拓展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数字服务业态,让县域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前沿教育课程,强化城市对县域发展的辐射牵引,带动区域协同迈向新高度。
数字经济赋能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数字化产业,助力集群式发展。引导传统产业引入数字技术,依特点开发并推广应用场景以培育新兴产业,扶持有潜力的数字化企业成为“排头兵”,带动更多企业转型壮大产业队伍。实施产业集群计划,聚焦县域开发区落实“链长制”,借数字平台和大数据分析调配资源、补齐短板、延伸链条,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全方位升级。一是赋能制造业升级。运用数字技术助力优势龙头企业进行装备更新,推动生产流程数字化改造,优化园区管理模式。鼓励企业加强协作,通过数字平台共享研发成果;由龙头企业牵头,开展转型经验培训,激发中小企业的转型动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进程。二是助力第三产业升级。金融层面,县域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推动金融创新,简化金融业务流程、提高信贷审批效率,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资金支持;文创产业方面,引导本地文创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创作,将文化产品数字化,借助线上平台进行宣传推广、销售,提升文化产品的市场覆盖面与影响力;医疗保健领域,推广远程医疗诊断、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打破优质医疗资源的地域限制,改善县域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拓宽居民就医途径,全方位促进第三产业向数字化转型迈进。
数字经济赋能基建与人才建设,推动县域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县域数字经济根基。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赋能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要统筹部署5G基站建设,推进5G网络、高速率宽带覆盖以及“千兆城市”“百兆乡村”建设。建设中注重信息安全,建立机制护航数字基建,稳固县域数字经济硬件基础。聚焦人才引育数字化,促进县域数字经济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设一支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引进和培养具有数字化技能和创新意识的人才,通过制定优惠的人才政策、加强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方式,为县域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同时,鼓励企业加强员工数字化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数字化素养和综合能力。搭建县域数字人才云平台,发布岗位需求、人才政策,打破地域限制,吸引在外数字人才回流、外地人才流入;开展线上线下数字技能培训,与高校、职业院校远程合作,定制数字经济相关课程,提升县域从业者数字素养,为县域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数字经济赋能要素流动与产业融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借数字之力,打通城乡要素流动通道。运用数字技术搭建城乡人才数字平台,整合乡村、城市人才资源详情与各产业用人需求,规避信息不畅造成的资源闲置、时间损耗等问题,切实提效生产;构建国土资源基础信息数据库,凭借数字手段将土地资源量化、产权明晰化,达成土地要素的精准、智能调配。全力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普及,促使其与传统农资、人力等要素紧密结合,加快数据、高端人才等优质要素向乡村汇聚沉淀,进而合理化要素布局、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乡村产业向高附加值蜕变,稳固城乡产业融合的产业基础。供给侧深挖融合潜能,延展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催生丰富就业岗位;需求侧打破信息“高墙”,助力经营主体把握市场风向,实现产业新旧动能有序更迭,助力城乡产业的深度融合。
数字经济赋能县域治理,提升县域治理水平。打造数字政务协同平台,优化政务服务效能。整合县域分散政务系统,搭建一体化数字政务平台,破除数据壁垒、实现共享与协同。企业开办可借此平台一次性办结多流程,居民办社保、医保、民政事务能“一网通办”“一证通办”,线上一站式操作,减少办事时长与跑动次数,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构建县域智慧治理体系,强化精细管控能力。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县城、乡村广泛布局智能感知设备,精准、实时采集生态环境指标、社会治安状况、交通流量动态、公共设施运行信息。经智能化深度分析与预警,第一时间察觉污染超标、交通堵塞、设施故障等异常情况,快速响应处置,全面提升县域治理的精细化与智能化程度,确保县域生产生活平稳、有序。强化数字决策支持能力,夯实科学决策基础。建立县域经济社会大数据分析中心,广泛汇聚人口、产业、消费等海量数据,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前沿算法,深度剖析县域发展走势、民生期盼、潜在风险。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依据市场需求、企业效益预估数据科学谋划;布局民生工程,参考居民需求热度与区域分布精准定位,用数据支撑保障决策科学精准。
作者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相关新闻
- 2025年01月14日【理论宣讲】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
- 2025年01月14日【理论】以实干实绩推动高质量发展
- 2025年01月07日【理论】规划好发展好都市圈
- 2025年01月07日【理论】让夜经济为文旅市场增添新动能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