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发力治理“蝇贪蚁腐”
朱荣康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提出,“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超常规举措惩治‘蝇贪蚁腐’,坚决维护群众利益,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治理“蝇贪蚁腐”必须要系统发力、综合治理,坚持内容上全涵盖、对象上全覆盖、责任上全链条、制度上全贯通。
全方位扫描,确保监督不留死角。“微腐败”治理难,难在“微腐败”往往具有“久、多、广”的特征,事小多发,隐蔽性强,不易被发现或引起重视。治理“蝇贪蚁腐”,监督问责时需要“瞪大眼睛”,确保监督不留死角。监督要全面覆盖“蝇贪蚁腐”问题的所有类型。不仅要关注吃拿卡要、雁过拔毛、优亲厚友等常见的形式,更要对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贪污侵占等各种腐败行为进行全面整治。尤其是在民生领域,要深化“校园餐”、医保基金管理、养老服务、殡葬等方面突出问题治理,深挖细查每一个可能存在腐败的环节,从项目审批、资金分配到物资采购等,确保监督无遗漏。要将治理“蝇贪蚁腐”与纠正不正之风相结合,作风问题往往是腐败的前奏,不解决作风问题,容易滋生腐败,二者相互关联,需要同时治理。
全维度延伸,覆盖所有相关人员。治理“蝇贪蚁腐”,管好人是关键。应科学构建全方位监督格局,不断织密“监督网络”,实现对行使小微权力人员的全覆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监督要涵盖各级基层干部。从乡镇、街道干部到村、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各基层站所的公职人员等,都要纳入监督和惩治的范围。监督要覆盖各类公职人员。不仅包括行政机关的公职人员,还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群众自治组织等领域中行使公权力的人员都应纳入监督范围,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让监督没有空白。监督也要关注相关利益群体。除了公职人员,与基层权力运行相关的企业、中介机构等利益群体也应纳入监督视野。
全链条压实,构建完整责任体系。“微腐败”决不能“微处理”,要积极构建完整的责任体系,不断压实各方责任。明确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将治理“蝇贪蚁腐”作为重要任务,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强化监督责任。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聚焦“蝇贪蚁腐”问题,加大监督检查和执纪审查力度。同时,也要加强与审计、财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监督合力。落实协同责任。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参与“蝇贪蚁腐”治理工作。严格责任追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履行责任不力,导致本地区、本部门“蝇贪蚁腐”问题频发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全流程构建,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治理“蝇贪蚁腐”,要向制度要力量,依靠精细化的制度为权力套上“紧箍咒”。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涵盖监督、预防、惩治等各个环节的制度体系。监督方面,完善日常监督、专项监督、群众监督等制度;预防方面,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权力清单制度建设;惩治方面,细化腐败行为的认定标准和处罚措施,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制度衔接。使各项制度之间相互衔接、相互配套,形成有机整体。“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到实处。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要及时发现、严肃查处,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推进制度创新。数字时代,应积极推进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利用科技赋能,探索智慧监督,有利于识破“障眼法”,揭开腐败“隐形衣”,推动监督落到实处。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惩治腐败没有真空地带。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定能让“蝇贪蚁腐”无处遁形,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