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理论甘肃  >  理论·纵横

构建数智时代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体系

 2025/10/30/ 16:4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刘萍

  刘萍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推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促进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既精通国际规则、熟悉全球市场,又具备数智素养、敢于跨界创新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全球视野、创新思维和跨文化领导力。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构建开放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把握好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将为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注入新思路和新动能。

  数智技术正在深刻重塑教育生态,为培养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全新路径和实践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我们要充分发挥数智技术的赋能作用,构建开放融合的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数智技术赋能教育可以通过不同路径释放其价值潜力,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统一。在资源整合方面,数智技术能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共享。云计算、高速网络和智能平台技术打破了物理时空界限,使世界顶尖大学的在线课程、国际知名孵化平台的培训项目、跨国企业的创新案例得以通过数字化形式集成,使得优质资源变得触手可及,极大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普惠与共享。特别是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教育平权进程大幅加速。通过智能推荐和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了精准推送和高效利用,从而推动教育过程从知识传授向启发赋能转变。因此,我们要搭好平台,打通数智化大动脉。高校可自主搭建或接入第三方教育云平台,以数智平台为底层操作系统,汇聚全球优质创新教学资源、支持创业项目团队协作跟踪、分析、学习、交流数据。同时,积极加入国际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生态联盟,借助共同体平台链接机会获取资源,也为共同体持续贡献力量。

  在教学创新方面,数智技术能够改进教学过程、完善评价体系建设。虚拟仿真和数字孪生技术可以模拟跨境电商直播间、国际谈判会议室、海外物流仓库等真实国际商业环境,学生在虚拟实境中可进行低成本、零风险的演练。人工智能助教能够对学习数据进行追踪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即时反馈,实现从规模化教学到个性化启迪的跨越,让教育大规模个性化成为可能。这种基于大数据的过程性学习评价体系,为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我们应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探索融合化教学新方法。同时,借助数智平台,教学过程能够在不同维度实现深度融合。一是利用平台开展常态化混合式教学,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在线上,单纯的知识传授可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便于学生完成个性化吸收。线下课堂则需设计包含深度对话的小组研讨,利用相关数智工具,组织学生发散思维开展创意活动,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空间各自的长处。二是自主建设或利用开放平台上的虚拟仿真“金课”资源,实现虚拟与实境融合。进行如国际知识产权纠纷仲裁模拟和跨境数字人直播场景搭建等实战化模拟训练,让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大胆试错,低成本完成经验积累。三是有机结合创新创业思维方法训练与专业课程教学,实现专创融合与产创融合,贯穿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要以数智技术为创新杠杆或创业内容,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从而推动专创融合进一步向产创融合升维。浙江大学在这方面作出了有力示范,多年深耕产创融合,孵化培养了包括DeepSeek在内的多家科技公司。“杭州六小龙”中超过半数属“浙大系”创业团队。

  在协作交互方面,数智技术能够极大便利跨文化协作,降低沟通成本。协同办公软件、项目管理工具及实时AI翻译技术,为分布全球的学生交流沟通提供技术支持,大幅降低语言障碍,提升沟通效率,能够让学生专注于项目本身和思维碰撞。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数字游民”方式融合工作与生活,使得分布式团队成为可行优选。这也是近年来CCF程序员大会、人工智能与应用国际开发者大会等国际科技会议选择在我国召开的重要原因之一。借助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我们要加强在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的软实力培养,强化数智人文素养,开设AI应用、数字伦理等通识课,培养技术向善的责任创新者。要深耕区域国别研究,鼓励学生利用社交网络挖掘、大数据分析等工具技术深入调研目标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使创业项目更富市场前瞻性和文化适配度。要培养跨文化领导力,创设需多元文化协作的团队项目场景,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尊重多元价值。

  在生态体系构建方面,数智技术能够精准匹配与链接,促进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利用数智技术,我们可以构建智能匹配枢纽,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与教育资源,将企业面临的真实挑战转化为教学实践项目,形成“产业出题—高校解题—成果应用”的闭环机制,从而有效联结企业、高校、政府等多方力量,共同构建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教育生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同时,借此机遇,我们要优化教育治理体系,健全可持续发展机制,加强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要建立灵活包容的国际学分互认机制,推动跨国学习经历的有效衔接;积极探索在线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标准,提升数字化教育的国际认可度。同时,应从创新性、文化适应性、社会影响力和跨区域协作能力等多个维度,构建科学合理的跨文化创新创业项目评价框架。此外,需完善数据安全与跨境流动管理规范,在坚决保障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促进国际科研合作与数据资源共享,为培养具备全球视野与竞争能力的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坚实支撑和制度保障。

  数智技术赋能教育,构建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体系,是新时代应对全球人才竞争、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举措。通过构建技术赋能、开放融合的教育新生态,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能够破解资源不均、文化隔阂等难题,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开辟新路径。新征程上,我们要把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加快构建更具活力、更高质量的开放教育体系,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为全球教育变革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为四川外国语大学商务英语学院教研室主任,中国创造学会数智创新专业委员会委员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与学习活动设计研究”(K24ZG2090364);重庆市首批“人工智能+”重点建设课程《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的阶段性成果。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专题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