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联军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既肩负着创造经济价值、推动产业升级的时代使命,也承担着凝聚精神力量、传递社会价值的文化责任。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凝聚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息息相关。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积极将思政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理论穿透力和思想引领力,为企业文化注入灵魂,从而构建“以精神聚合力、以文化促发展”的企业新生态。
强化理论武装,筑牢企业文化思想根基。以思政工作赋能企业文化建设,首要任务是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从“文字”转化为“实践”,从“课堂”延伸到“岗位”,进而强化员工思想共识,激发行动自觉。一方面,构建分层分类的理论学习体系。立足不同员工的岗位需求与认知特点,设计差异化的理论学习内容与形式。针对管理层,通过专题研讨、政策解读会等方式,提升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战略决策的能力。针对中层干部,采用案例教学、管理沙龙等方式,强化其责任担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与管理实践相结合,发挥榜样力量,带动员工思想提升。针对新入职员工,依托入职培训讲解企业发展史、宣传行业先进典型,助力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另一方面,创新理论传播的载体与形式。借助数字化手段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搭建企业线上学习平台,整合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思政资源,开设“党史学习”“榜样力量”“政策解读”等专栏,为员工自主学习提供便捷渠道。
融入生产经营,推动思政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以思政为引领赋能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推动思政元素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创新等多个环节深度融合,实现思政价值与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推动思政元素融入生产环节。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展“青年突击队”创建活动,引导员工深入理解“工匠精神”,树立责任意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双提升”。推动思政元素融入管理环节。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关注员工职业发展,完善晋升通道,制订个性化成长计划。注重员工身心健康,设立“员工心理咨询室”,定期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增强归属感。推动思政元素融入安全教育。将理论学习与安全培训有机结合,开展安全知识宣讲,让员工从思想上重视安全,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的氛围。以思政引领企业创新与转型升级。积极宣传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方针,讲解行业前沿发展动态,使员工深刻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对在技术研发、管理创新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与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完善员工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体系建设,将创新成果纳入其中,鼓励人人争先、大胆创新。同时,通过形势分析、政策宣讲凝聚大家共识,使员工明晰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前景,有效化解员工顾虑,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培育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先进典型的精神品质是理论的具象化表达,也是企业文化的鲜活体现,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内生动力,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一是建立多元化典型培育机制。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状况与员工岗位需求特点,遵循真实性、代表性、时代性的原则,构建兼具“高大上”领军人物和“接地气”基层榜样并重的培育体系。同时,建立“典型储备库”,挖掘潜在先进典型,对其进行跟踪培养,通过安排导师提供指导和帮助,提供外出学习进修机会,帮助其在实践中进步成长,为企业文化发展注入活力。二是创新典型宣传与学习方式。在企业公众号、宣传栏、内部刊物等媒体平台开设“榜样风采”专栏,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先进典型事迹与精神价值,为大家树立可学可及的标杆,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举办“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邀请典型模范讲述敬业爱岗故事,以真情实感引发共鸣,让思想政治工作从“说教”到“共情”,在轻松氛围中润物无声、传递正能量,将抽象的思想政治内容具象化、趣味化,更好融入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将典型精神融入企业规章制度和员工行为规范,引导员工见贤思齐、取长补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而提升企业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企业文化是员工思想、行为的依据,是实现持续发展和员工个人成长进步的精神纽带。以思政工作为引领,既能为企业文化建设锚定正确方向,也能注入深厚精神内核。强化理论武装可凝聚共识使企业员工保持高昂斗志,融入生产经营可实现“以文化人”与“以产兴业”的协同,培育先进典型可形成“一人带一群、一群带一片”的示范效应。三者协调发力,既能持续提升企业文化的引领力、凝聚力与影响力,更能推动思政之“魂”与企业之“体”深度融合,最终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注入磅礴动能。
作者单位为西安翻译学院
【基金项目】西安翻译学院横向项目“杭州木久加泽企业管理咨询工作室企业文化建设方案”(项目编号:25XYH044)、陕西省体育局2025年常规课题资助(项目编号:20251095)。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