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理论甘肃  >  陇军之声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提质升级

 2025/11/07/ 10:5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赵鹏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提质升级

  赵鹏

  “十五五”是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决胜期,推动新能源更大规模发展的需求旺、机遇多。我们要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准确把握新能源转型发展、提质升级的新形势新任务,靶向施策、精准发力,系统性破解“发—送—用—融”四大环节瓶颈,加快构建内循环畅通、外循环有力的新能源产业体系,让“追风逐日、风光无限”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破解外送消纳瓶颈,激活双向循环动能。坚持“借助外力”与“激发内力”双管齐下,持续提升省内新能源电力配置能力。借助外力方面,在陇电外送通道建设上持续发力,推动酒湖直流、陇电入鲁输送能力提质增效,加快陇电入浙、陇电入川建设进度,并积极推动将库木塔格、腾格里二回、巴丹吉林二回等新通道项目尽早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激发内力方面,积极谋划新建750千伏金塔—张掖西(临泽)—红沙(武威)—靖远—兰州东线路,统筹协调河西地区“多电少水”与兰白地区“多水少电”的要素禀赋差异,打通河西至兰白地区输电通道,进一步提升河西地区新能源消纳能力,满足兰白地区负荷供电需求。同时,积极推动绿电直连、虚拟电厂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不仅着眼于“西电东用”,更积极促进“西电西用”“西电自用”。

  增强电网调节能力,筑牢稳定供给基石。当前,我省新能源日内最大波动达2230万千瓦,调峰缺口近1000万千瓦。如何将不稳定的电能转化为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是保障新能源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是强化煤电支撑。坚持新建项目与存量改造并重,加快推进陇电入鲁、入浙、入川配套调峰煤电项目建设,确保灵台电厂、常乐电厂扩建等重点工程按期投产,力争全省煤电装机突破3400万千瓦。深入推进“三改联动”,加快建设具有快速变负荷、深度调峰能力的新型煤电示范项目,同时结合区域电力保供和调峰需求,统筹煤源、水源等要素保障,优化火电中长期规划布局,积极争取储备一批新增内用煤电建设指标和项目。二是加速推进抽水蓄能。针对已获批的8座、总规模1128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建立项目推进激励机制,优先支持进展较快项目纳入系统平衡,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运。三是完善智能配电网建设。加大配电网改造投入,提升新能源接入和消纳能力,构建“可观可测、可调可控”的现代配电网体系,增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电网调控能力。

  提升产业链实力,构建集群发展生态。围绕“发调储用”全产业链环节,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新能源产业集群。装备制造领域重点是引进风机齿轮箱、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等关键零部件项目,培育智能运维、设备回收等配套服务产业。河西地区应重点发展储能装备制造,中部地区应依托产业基础实现高端装备突破。消纳产业领域重点是加快推进巨化高性能硅氟新材料、庆阳“东数西算”绿电聚合供应等重点项目,引进培育高技术、高载能产业,形成新能源与现代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储能产业领域重点是依托金川集团等龙头企业,巩固电池材料优势,大力发展储能专用材料及关键设备制造,提升本地化配套水平。绿氢产业领域重点是统筹布局制储运用各环节,建设氢能综合示范区,加快氢能装备产业发展,打造“甘肃氢能走廊”,培育氢能全产业链体系。

  作者为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2025年秋季学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正处级班)学员,省政府研究室发展改革研究处处长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专题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