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理论甘肃  >  评论  >  评论员文章

牢记嘱托不负厚望 砥砺奋进富民兴陇

 2020/08/19/ 15:0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三

  甘肃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产业结构主要以重化工和原材料为主。随着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传统的增长方式已经不适应发展需求。

  迈向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围绕全面落实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省上下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优化经济结构,积极转换增长动力,推动经济不断提质增效。

  面对取得的成绩,我们也清醒看到,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对甘肃而言尤为突出。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仍是甘肃面临的紧迫任务。

  在转型升级的特殊发展阶段,总书记再度为我们把脉指向。总书记强调,要聚焦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加快构建开放新格局,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特色农业,统筹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总书记的明确要求,给我们指引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年来,甘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突出“两重一新”建设,加快推动绿色发展崛起,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提升发展质量、加快发展步伐上取得更大成效。

  以产业促发展。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持续做大做强“十大生态产业”,全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扎实推进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加快“新基建”布局建设,成功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拉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

  以创新促发展。加快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出台进一步支持兰州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打造榆中生态创新城样板区,不断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

  以改革促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55条意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36条措施”,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开展。

  以开放促发展。持续做好“巩固东连、向西为主、深耕南向、促进北拓”文章,出台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初步构建起陆路海路联动、文化经贸互促的开放格局。

  以文化促发展。保护好、利用好我省自然风光、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红色文化等各类资源,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充分发挥敦煌文化作用,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大力传播红色文化,讲好党的故事、红军故事、长征故事、西路军故事。不断扩大《读者》影响力,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补齐短板、夯实基础,甘肃发展步伐方能行稳致远。今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省经济经受住了考验,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居全国第3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居全国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居全国第8位。

  令人振奋的数据,充分见证了甘肃的努力,为我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更加坚实、更高质量的基础。

  四

  甘肃地形复杂、地貌多样,高山、盆地、平川、湿地、沙漠、戈壁等兼而有之。这片广袤的土地,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受气候、历史等因素影响,加之早先的人为破坏,甘肃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既是甘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需要。2013年2月,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期间,明确要求我们“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这是与脱贫攻坚并列,甘肃必须担好的底线任务,也是重大的政治责任、历史使命。省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为契机,加快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有效推动全省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2019年8月,总书记视察甘肃期间,专程到山丹马场、八步沙林场、黄河兰铁泵站,看山、看林、看水,对甘肃生态保护工作给予肯定,并要求我们“继续向前推进”。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加快发展生态产业,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总书记的肯定与期望,给我们巨大的鼓舞和鞭策。一年来,全省上下再接再厉、不断前进,全力以赴整治生态环境问题,千方百计抓好污染防治,扎实推进祁连山、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加快实施祁连山、渭河源区、“两江一水”等重点区域流域生态治理规划,建立和落实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保护和修复、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等各项制度,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甘肃建设成效显著。

  作为黄河上游省份,重要的地理位置,突出的生态功能,决定了甘肃的“源头责任”,必须发挥好“前端作用”。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保护和治理黄河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深学一层、先干一步,设立水利、生态修复、污染防治、产业发展、文化旅游5个专责组,全面开展理论研究、规划编制、流域普查、项目谋划等工作,并加快推进理论库、政策库、技术库、项目库建设。目前,已储备各类项目212项,估算总投资6000亿元。

  保护好生态环境,重在持之以恒,贵在久久为功。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鲜明导向,陇原儿女正顽强拼搏、接续奋斗,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精心谱写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甘肃乐章”。

  五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的冷暖,始终是总书记心中最深的牵挂。

  2013年2月,总书记视察甘肃,曾入社区、走市场、体察民情,要求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2019年8月,总书记视察甘肃,又进学校、访农户、倾听民声,叮嘱我们“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

  总书记强调,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公共服务项目优先安排,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等问题,关心关爱受灾群众和城乡困难群众,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人民领袖的人民情怀,深深温暖着陇原大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甘肃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大事,千方百计把群众的事情办实办好,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近三年,在财政收支矛盾相对突出的情况下,每年约80%的财政支出都投入民生领域,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省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坚持就业优先。完善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有力保障各类群体就业创业。特别是疫情发生后,出台做好稳就业工作“33条”和保居民就业“24条”措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32万个,帮助5.5万名失业人员、1.35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加快教育发展。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推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组建成立培黎职业学院。全省高校67个专业被认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强化公共服务。全面推行居民电子健康卡,省市县乡远程医疗系统实现全覆盖,县乡村医疗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全面消除。深入推进“智慧广电”工程建设,基本实现行政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筑牢社会保障。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疫情期间,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34.6亿元,返还失业保险金5.75亿元。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完善“六位一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落实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甘肃正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努力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六

  “甘肃是一片红色土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9年8月,总书记视察甘肃时,专门前往高台县,瞻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和阵亡烈士公墓,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总书记指出,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书记强调,甘肃要运用红色资源,认真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这个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勇于解剖自己,敢于揭短亮丑,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之以恒加强和改进作风,做好为基层减负的工作,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甘肃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持续强化党的建设措施,切实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全省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突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认真抓好主题教育。分两批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理论武装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受到洗礼,干事劲头得到提振,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改革发展扎实推进。

  优化干部人才队伍。深入贯彻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力度,牢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多措并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下放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权限。

  深入推进基层党建。有效提升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质量,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作用,促进广大党员在线学习、支部活动在线组织、上级党组织在线管理。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各领域党建工作的标准化体系。

  持续开展反腐倡廉。始终保持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严格规范各级领导干部权力运行,严肃整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全面落实为基层减负要求,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定出台容错纠错实施办法,推动形成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甘肃将牢牢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确保管党有方、治党有力、建党有效,更好推动全省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执笔:张洞若)

首页  上一页  [1]  [2]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